(一)努力成為民俗學的“專家”
導游在游客的心目中是“萬事通”“博學多才的雜家”。而要作好民俗風情的專項導游,導游員除了是一個雜家外,更重要的還應該是一位民俗學“專家”。這里所說的專家,不要求一定走向深刻,卻希望逐漸走向廣闊。
導游員以內感掌握的民族、民俗學內容主要建議
民族或地方的簡史;地理環境的特征與衣食住行的喜好;婚娶生喪的習尚、節日慶典的儀式、內容及傳說;信仰崇拜的緣由;待人接物的禁忌;游娛競技的規則及風物特產的狀況等。尤其要注意學習有關民族或地方人們的服飾、建筑、飲食、節慶和婚戀習俗方面的知識。因為它們的直觀性,可參與性與神秘性直接導致了它們可能成為熱點問題或問題焦點。
(二)適當了解民族語或方言
各民族和各地方的人們對自己的語言都寄予深厚的感情,一是會說哪怕僅僅是一點點當地的語言,能贏得當地人的友愛與親近,得于工作的開展;同時民族語言和方言蘊含著民族文化和鄉土文化的“靈性”,了解民族語言和方言,有助于全面、生動地講解民俗風情。
(三)熟悉重要政策,尊重當地民族
民族平等政策、民族區域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等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有明確規定,受法律保護。值得一提的是,宗教問題與民族問題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在我國,由于大多數民族都有宗教信仰,宗都影響較深,要解決好民族問題,必須正確處理宗教問題。
在熟悉重要政策的前提下,要提醒游客尊重當地少數民族語的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和鄉規民約??朔竺褡逯髁x,大地方主義和都市優越感。因為民族風情愈濃烈的地方,民族問題愈敏感,而大民族主義和都市優越感往往會刺激狹隘的民族主義和地方主義。
(四)掌握并靈活運用導游講解方法和技巧
根據長期實踐經驗,導游和專家們總結出了豐富的方法與技巧,目前我們的主要問題在于選擇和運用這些方法和技巧作好民俗風情導游。在為游客進行民族風情導游中,除靈活運用常規導游講解方法如第五章提到的各類方法外,根據民俗風情旅游資源的特點,在實際導游講解服務中,應有針對性地運用一些更有效的方法。
1 、借助聲像資料法
由于民俗風情涉及內容的豐富多樣性,而游客外出旅游和游覽范圍是有限的,有些民俗,如節日、婚戀習俗、葬儀等內容,有的只在固定時間發生,有些內容游客是無法直接參觀或參與的。而這些內容又往往是游客了解旅游目的地民俗風情必不可少的內容。目前大量的旅游車都有較好的聲像設備,因此在導游員的講解過程中,可以借助相關的圖文聲像資料對游客感興趣的問題進行講解。
[ 提示 ] 導游員可在音像市場購買相關資料,或直接運用、或自己根據需要加以;必要時導游人員也可在踩線時自己拍攝一些照片或錄象,自己制作導游講解的輔助材料。
2 、 載歌載舞法
民俗風情中有一類對游客有特殊吸引力的內容,就是民族歌舞。 人們都喜歡用歌舞的形式直接表達和展示民族文化、表現民族情感。歌舞中往往能體現不同的民俗風情,同時游客又可以參與和體驗民俗。因此導游員在進行民俗風情導游前應學會一些旅游目的地的歌舞,在導游過程中載歌載舞,或自己表演以達到強化、提升講解內容的目的,或 導游員領唱領舞,帶領游客參與民俗活動。我們把這種方法成為載歌載舞法。
[提示]導游人員應熟悉單地各類經典民歌和民間舞蹈,不求精,但求會,還要善于為游客演示。同時要掌握歌、舞中所包含的文化內涵。
3 、故事引導法
各個民族都有自己不同類別的傳說、故事。許多的民俗風情都與傳說故事有關。因此,載實際導游中,導游員應根據游客的興趣和參觀對象的情況,精選特色鮮明、教育與娛樂內容并存的傳說故事,借用曲藝演員表演的方式,運用生動的語言進行講解。
當然,要想把一個民俗風情旅游景點(區)講得全面,生動和精彩,僅用一、兩中方法是不夠的,要提高講解服務的質量,讓游客滿意,導游員應載講解方法上應做到靈活運用和融合貫通。
|